堂吉偉德
從制度層面確保學校食堂的公益性,讓學生吃得又好又安全的權利需求得到滿足,打砸行為才不會重復發(fā)生
河南省教育廳日前就永城市實驗高級中學部分學生沖擊學校食堂事件下發(fā)通報。對負有直接責任的永城市實驗高中校長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給予3名副校長行政記過處分;對負有主要領導責任的市教體局3名副局長給予行政警告處分,對負有重要領導責任的市教體局局長進行誡勉談話(7月12日新華網)。
近年來,學生因為不滿學校食堂飯菜,采取打砸等過激行為有增多之勢。就在今年3月20日,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第一中學,許多學生因不滿學校食堂而在男生宿舍開始一系列的打砸活動。學生打砸學校的原因,食堂質量太差不過是個導火索,根本原因在于他們的權利沒有獲得保障,出于對自身權利的保護,而采取了暴力相抗的方式。因此,對于如何保護學生的權利,讓他們免受身心上的傷害,應進行更為理性的思考。
學校食堂究竟怎么管,才能讓孩子既吃得放心又滿意?很顯然,公益性的缺失,使得學生成為“被待宰的羔羊”,他們的權利和安全也沒有得到尊重。在食堂打砸事件中,可以看到學生的諸多權利沒有獲得保障,既難以吃好吃飽,也無法吃得安全和放心。排了長長的隊才能打到飯,吃完之后又出現大面積的腹瀉,這對正處在長身體的學生來說,顯然是難以承受之重。學校的飯菜質量跟他們的生活質量,可以說有很大的正比性。
久積之下的矛盾若得不到解決,正當權利訴求若得不到滿足,那么過激行為的產生就難以避免。一個問題是,何以在“衡水中學”式的管理模式下,學生們都沒有過度反感且暴力反抗,然而食堂的飯菜卻讓他們忍無可忍?從某種意義上講,吃得安全放心是一種最基本的權利要求,也是最底線的公共倫理。否則就是孱弱而順從的學生,也會采取極端的方式。正如醫(yī)療的公益性缺失一樣,當權利無法得到最基本的保障與尊重,那么醫(yī)患關系就必然會惡化。
時下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問題多多,根本原因就在于公共責任缺失下,學生成了利益盤剝的對象。不久前,浙江麗水一些家長在網上反映學生午餐飯菜味道差、飯盒有異味等問題,并發(fā)出了請教育局局長到學校吃午餐的邀請。麗水市蓮都區(qū)教育局局長余宗南回應稱,為監(jiān)督午餐質量,教育部門領導以后將常到學校試吃。其實依據2012年教育部等15個部門印發(f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實施細則》等文件規(guī)定,為確保食品安全,學校負責人應陪餐,餐費自理。常態(tài)化的監(jiān)管形式都沒有得到落實,那么實質性的傷害就會難以避免。
學校食堂安全要如何才能得到保障?成立師生、家長組成的膳食委員會,參與學校食堂日常管理和監(jiān)督,把校長陪餐制和教育主管部門定期巡回制落到實處,不失為落實第一責任人的形式要求。然而從實質上講,還是要對學生基本權利予以尊重和對底線敬畏,從制度層面確保學校食堂的公益性,讓學生吃得又好又安全的權利需求得到滿足,打砸行為才不會重復發(fā)生。因而,效仿市場餐飲服務的做法,把學生當成上帝來給予尊重才是正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