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已經被免職了,下午還在簽字報銷。16日上午,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qū)紀委在其官方微博上通報的一起案件的這個細節(jié),令網友直呼意想不到(據4月17日《成都商報》)。
上午被免職,下午還在簽字,聽起來荒唐。但荒唐的事居然發(fā)生了,其暴露出來的深層機制問題,卻并不好笑,也不是可以一笑而過的事。
上午被免職,下午還在弄權,說明權力的交接存在空當。干部的職權本應是一體的,有職才有權,職位沒了,權力應該同時發(fā)生轉移,理論上不應該有一分一秒的延遲,更別說半天了。同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職權自有其延續(xù)性,前一個離職了,后一個隨時跟上。即使一時沒有新人補位,也需要明確該項職權代行的機制,如明確他人代行,或由班子成員集體民主決定。只要實現無縫銜接,不給權力的運行留下空白地帶,就不怕官員“戀權”。
上午被免職,下午還在弄權,也暴露出權力的交接不夠公開。試想如果單位的新舊領導交接是在全體職工見證下公開進行的,還有人會在下午去找上午被免職的領導簽字嗎?即便卸職領導簽了字,財務部門還會執(zhí)行嗎?權力交接不公開,信息掌握不對稱,難免會出現領導上午被免職,下午簽字還有效的尷尬。在當今時代,實現權力交接公開化并不是件難事,傳統(tǒng)的公告欄,流行的網絡平臺,還有時新的手機短信,都可以輕而易舉地把領導更替的消息第一時間傳遞給每一位職工,乃至下屬單位和關聯(lián)部門。在這種事上,只有不想做,沒有做不到。
財務審計的不作為、不當作為也會為領導突擊弄權留下口子。領導正確運用手中的權力,需要來自方方面面的監(jiān)督。其中,嚴密的財務制度就是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除了單位內部的財務監(jiān)督,來自外部的審計監(jiān)督,也是及時發(fā)現問題、遏制領導弄權的一種有力手段。如果沒有報銷流程中各環(huán)節(jié)的疏忽懈怠甚至主動配合,突擊報銷又怎能得逞?如果審計人員監(jiān)督到位,眼里不揉沙子,卸職領導怎會拿無效的簽字去蒙事?財務人員又怎敢對這種明擺著的“問題報銷”隨便放行?除非,他們是“問題官員”的利益共同體。
當然,“領導一換、政策就變”的執(zhí)政模式,也是反思卸職領導突擊弄權事件時不應忽略的一點。領導個性不同,風格各異,他履職時不可避免帶有個人的風格和色彩。但是一個單位,尤其是承擔公共職能的部門,其政策必須具有連續(xù)性,不能因領導個人好惡而隨意改變,這樣才能保證公共事業(yè)和公眾利益受到最小損失。單位領導卸職前后突擊“辦事”的并不少見,正說明了那些單位行政決策的隨意性、個人化,與依法行政的理念背道而馳。這種理念的滋生蔓延就是突擊弄權者的思想溫床。
如今,露餡的官員已被查辦,隨著這一案件的曝光,這一突擊弄權的個案已成為全社會的笑料?尚Φ氖枪,可怕的是因。如果應該為之臉紅的人仍然無動于衷,放任生出“惡之花”的機制、觀念土壤繼續(xù)存在,毫無疑問,我們生活中還會開出更多、更妖艷的“惡之花”。
|